一
线上课程简介
(一)课程名称:《“学习筑梦”思政课 》
(二)课程性质:理论
(三)考核方式:考查
(四)开课年级:各专业本专科2019级、2018级
二
教师团队简介
李文杰,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主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筑梦”。
陈磊,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筑梦”。
刘行,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筑梦”。
付晓男,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筑梦”。
任美娜,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筑梦”。
徐力冲,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筑梦”。
王弟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筑梦”课程组负责人。

三
线上资源平台
本门课程依靠微信群、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微信群用来发布课程学习要求,同时解答学生在“学习通”上学习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通”用来发布课前资料、速课、测试题及各章节讨论内容。
四
线上教学设计
“学习筑梦”课程每个年级本学期各开设三个个专题,2019级本专科学生开设“经济兴国梦”、“科技强国梦”、“道路自信梦”;2018级本专科学生开设“法治中国梦”、“中医创业梦”、“青年成才梦”,分别由六位教师来完成。授课对象共4349人。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人数多的特点,依据学校线上教学文件“一课一策”要求,围绕如何克服班额大的难题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授课教师团队在开课之前进行多次视频会议商讨,形成“学习筑梦”课程的教学计划,最后教学计划上报学院、学校教务部门得以批准,课程按计划执行。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一)统筹分工。为了保证4349人课前都进入“学习通”当中去,我们按照之前线下教学的班级建设,我们在“学习通”课程群下分别建了六个班,分别为858人、655人、664人、841人、798人、553人。课程组六位教师每人负责组建一个班级课代表微信群,同时““学习通””建班。因为超大班额,建班完成时间及进班的准确度与班级课代表配合度及责任心密切相关。
(二)教学环节安排。每位专题讲授教师在开课之前完成资料搜集整理、速课录制、章节测试出题、列出讨论题目,课程组进行商讨无异议后将这些内容上传到“学习通”课程群对应章节当中去,同时根据课表安排设置先后开放时间。根据班级人数多这一实际问题,我们每一个专题设置开放时长为一周。学生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这周专题任务点,同时完成专题讨论。
(三)考查方式。主要根据学生各个任务点的完成情况,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我们在百分里拿出十分,讨论回复获得到老师赞的才可以拿到。
(四)微信群沟通。授课教师用微信群来发布课程信息及课程要求,对同学们在“学习通”上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结合任务点完成情况,一周后对学们的章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五
线上教学反思
(一)大班额线上教学统筹安排规划很重要,例如在“学习通”建班级,不可在课程群下直接建858人的一个整班,这样进入“学习通”班级人数与教务处给的人数对不上的时候,需要班级负责人辅助授课教师进行人数清理,人数过多,清理工作难度大,所以一定要在课程群下按专业再建小班级,这样校正人数的时候,各班级负责人一目了然。
(二)大班额教学团队合作很重要。团队合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团队“集群效应”和“集体智慧”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专题的教学点统一整合在一个课程信息里,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相互流通,从而放大整个课程的教学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共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例如建群建班。
(三)授课教师的责任心很重要,“学习筑梦”这门课程每个专题教学都面对班额大共同问题,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全面有效监督。一个专题教学放在线下是一大节课时,线上每个专题要用一周时间,教师在这一周内实时关注“学习通”班级群学生问题讨论情况并给予回复,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同时关注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及时总结,这些都需要授课教师耐心与责任心。